金沙-www.js1005.com|线路中心-主页欢迎您

En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官方微信公众号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重电微信公众号

智汽微信公众号

团学动态

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重电 “青春知行团” 三下乡:小手捣浆摹古意,童心抄纸续文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7月8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青春知行团”暑期实践队深入江津区贾嗣镇,开展"古法新传,纸韵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小课堂,让当地小朋友化身 “小小造纸匠”,在动手体验中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为三下乡活动注入浓厚的文化传承内涵。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平时用的纸是怎么来的吗?” 实践队员以趣味提问拉开活动序幕。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梳理造纸术的悠久历史:从古代先人的智慧创造,到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推动,再到沿丝绸之路传播全球、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仿佛被带入神秘的历史长河。

互动实验演示环节里,实践队员熟练操作工具,完整展示 “捣浆成絮、抄纸为帘、晾晒成章” 的古法造纸流程。原本普通的碎纸在手中渐成细腻纸浆,经抄纸动作均匀铺展于帘上,最终晾晒为洁白纸张。奇妙的转化过程引得小朋友们阵阵惊叹,直观感受着传统技艺的精妙。

 

 终于轮到小朋友们亲自上手体验啦!他们迫不及待地围在操作台前,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在实践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开始捣浆。他们用力地挥动着小木槌,将纸浆捣得更加细腻,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那份认真劲儿却让人动容。抄纸环节小朋友们学着队员们的样子,轻轻地将帘子放入纸浆中,然后缓缓抬起,看着纸浆均匀地附着在帘子上,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体验环节中,孩子们按捺不住兴奋,围拢在操作台前跃跃欲试。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紧握小木槌用力捣浆,虽动作略显笨拙,却神情专注;抄纸时模仿着缓缓放帘、轻提成形,看着纸浆均匀附着在帘上,自豪的笑容绽放在稚嫩的脸庞。

 

“哇,我成功啦!”“看我做的纸!” 成功的欢呼此起彼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这一刻,孩子们不仅完成了一次实践操作,更接受了一场生动的非遗文化启蒙。

 

为深化学习效果,队员们特意设计问答互动:“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对世界文化发展有什么影响?” 问题抛出后,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即便答案偶有偏差,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热情却令人动容。通过问答,孩子们既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又在实践中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更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环保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随着欢声笑语渐歇,非遗实践课接近尾声,但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创意的作品与热烈的讨论仍历历在目。这场 “玩中学、做中悟” 的沉浸式体验,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变得生动可触。当稚嫩的小手触摸到千年智慧结晶,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成为可感可知的生活艺术。

此次活动是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青春知行团” 三下乡系列实践的重要内容。团队以非遗传承为切入点,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既为乡村儿童送去文化滋养,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活动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传统之美伴随成长,更让青年学子在助力非遗传播中践行责任担当,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下一篇:重电 “青春知行团” 三下乡:笔底丹青绘多彩,声中共振铸同心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