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www.js1005.com|线路中心-主页欢迎您

En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官方微信公众号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重电微信公众号

智汽微信公众号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航空学院)简介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航空学院)是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二级学院。秉承“德塑人生,技行天下”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践行“龙翔马跃、博润致远”的人文精神,积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赋能学院各方面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凸显学院“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打通新路径,构建“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中文培训教育”三大板块,彰显办学优势。

学院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构建“4+3+N”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新时代智能制造产业卓越人才体系,深入实施“学科+科研+人才”三联战略,努力“培育名生、塑造名师、打造名气”,积极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氛围,凝聚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合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获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先进职工小家;汽车工程系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立项建设党支部;北辰生涯辅导工作室获评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3300人。

学院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学院现有教师151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30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第四批“重庆技能大师、全市技术能手和巴渝青年技能之星”称号13人;重庆市最美高校辅导员1人,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

学院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成果丰硕全面激发教学改革内生动力和教育活力,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百强团队1个,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重庆市高校“一校一品”优秀团学工作品牌培育项目1个;重庆市第四批黄大年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称号。出版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部。两大教学团队: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教学团队;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长安汽车产业(企业)学院遴选院校。

学院构建了完备的本、专科专业建设体系现设2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为: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航空智能制造技术(均为职业本科专业)。专业建设以两大专业群为核心: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专业群:包含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该群优势显著:获评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A档)、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并入选“金苹果”五星专业。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包含飞行器维修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其中,工业工程技术专业获市级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

学院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1个,市级1个);现代产业学院2个(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庆市职业教育现代智能制造);培训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重庆市3D打印与工业设计技术培训,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长安汽车欧尚维修技师培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个,重庆市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重庆市级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集训车身修理项目主基地;应用技术研究所3个;机械制造生产性实习工厂2个;“1+X”省级办公室1个;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中数控有限公司、浙江亚龙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室;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联合打造教育部首批市域“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联合申报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汽车制造专业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单位;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

学院科研成果颇丰。秉持“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紧密对接现代产业体 系,联系政府、产业、学校、科研院所以及用户深度合作。以“契合区域经济产业,服务本土企业发展,致力技术创新,引领专业群 建设”为宗旨,建设交流合作平台,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成功申请重庆市教委市财政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驱系统测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1项、重点及青年40余项;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0余项;发表EI、SCI高质量科研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实用新型600余项。

国际交流广泛,国际化水平显著。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通过实施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深合作层次,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学院拥有德国、英国等留学或研修教师28人,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17人;与德国南图林根州手工业协会共建中德职业学院;建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重电-长安汽车哈萨克斯坦培训实践基地,承办了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德国TÜ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等教育部人才培养与培训项目5项,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2项,开展了马来西亚师资培训、南非大学生研修、长安汽车哈萨克斯坦经销商技师培训等培训项目12次,培训17582人日。“融通‘四环四驱 ’开展国际办学 助力‘ 一带一路’赋能智能制造”等国际化典型案例获省级及以上4项,在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哈萨克斯坦教育报、菲律宾商报等新闻媒体报道50余次。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走向世界,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初心相传,力行致远。学院坚持新发展理念,已全力开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全体智汽人正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精神,奋进的姿态,高赋能先进制造业,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学院而阔步前进。

XML 地图